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这句关于沉默权的规定的“米兰达定律”,是律政剧中最为人熟知的一句台词。

作为一名曾经的律师,我没有太多沉默的时候,要为当事人唇枪舌剑,要为所坚持的正义据理力争。

但从四年前起,在很多时候,沉默却变成了常态。

2012年,在位于外滩边的律师事务所里,我向共事多年的合伙人、老同事宣布我要创办点融网时,大家沉默了,眼神却流露出了态度,没有人看好P2P这个行业。

起初的两年里,理性与冷静的律师们没有在点融平台上投过一分钱。我的中学、大学同学们和一些我曾服务过的客户,甚至我的幼儿园老师给予了我第一份信任,他们默默地注册了点融网,成为了我们的第一批借款人和投资人。

2013年初,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与当时的一家互联网A股上市公司联系合作,初次见面就被该公司董事长委婉拒绝,理由是:你们从事的业务还没有牌照监管,风险太大!与此同时,融资的进展也非常缓慢,风险投资对相关法规政策的不确定性心存极大疑虑。

尽管没有相应法律法规,P2P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但律师出身的我,深知在这个时候,坚守底线更加重要。为了P2P商业模式的合规性,我找到华东政法大学的一位师兄,他是金融法资深律师,想和他商讨产品设计的一些法律要点。他客气地和我寒暄了几句,也以太忙为借口,不愿担任我们的法律顾问。

面对这些,我唯有沉默以对,此时,任何的辩解不如静默中的爆发来得有说服力。

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创新在初期都会遭遇这样的不理解,但趋势不会因此停下脚步,无论是今天的P2P,还是比特币、区块链,到现在最火的机器人投顾,无论你懂或不懂,创新与风控这一对冤家,总是充满矛盾又难以平衡。

坦然面对疑虑,努力让身边每一个接触点融的朋友、同学、老师、客户获得稳定的收益,口碑相传,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看着一个个渴望借款的被银行遗忘的客户从平台上拿到救急的资金改善生活或解决了燃眉之急之后,成就感油然而生。基于技术发展而得以践行的公平、透明、易用的金融服务在点融得以实现,我们坚信,P2P模式前景广阔,也是中国金融的结构性缺陷所留下的巨大市场机会。

正面的期许成为沉默创业路上最好的动力。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朱总的循循指引;我的老师谢平在中投公司任职期间对互联网金融的启蒙运动;廖理院长在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和大家激情剖析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后有中国银联缔造者万建华先生率先组建上海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屠光绍副市长亲临点融网总部,视察听取我的汇报;上海一行三会及新华社评选我代表互金行业成为“沪上金融行业领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建言鼓励发展P2P以弥补传统金融不足,直至金融监管部门的官员与我共同研究互联网金融监管课题并见证了行业监管细则的出台。其中点点滴滴,牢记在心。 

2014年起,互联网金融在国家的大力关爱下搭上了快车道,发展迅猛,一时间,新成立的P2P平台层出不穷,中间良莠不齐,某些问题平台和骗子平台的频繁出事,伤透了不少投资人的心。这个行业从炙手可热到避犹不及,似乎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

纵观波及面极广的e租宝事件和中晋等风波,手法都是类似的高息诱骗,利用人们的无知与盲从,还有贪婪与侥幸。正因为有了这些人性的弱点,才能让骗子一次又一次得逞。

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受骗的除了老年人之外,还有很多往往都是大家眼里的聪明人,他们自认为可以在最后一棒来临前全身而退,先挣几个月高息和高佣金,结果最后不仅颗粒无收,还锒铛入狱,面临刑罚。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曾认为点融收益率略低而没有兴趣,却被中晋的高息吸引,豪掷两百万,目前血本无归。

这个过程中,这些线下理财公司或者骗子公司,都纷纷贴上了P2P的外衣,一时间,李逵和李鬼充斥,真假美猴王难分。所有的金融诈骗公司都被冠以“P2P”的名义,而P2P的投资者也在周围人的眼里成为傻子。

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的客服团队回复了不少这样的询问,“XXX跑路了,你们不会跑路吧?”这样的担心,正常又不正常。真正的P2P是技术创新,来优化传统借贷行业的,真正的P2P是信息中介,透明合规,不设资金池,不碰钱,何来跑路之忧?

官员不贪污、警察不打人、教授不抄袭、酒后不驾车,不知什么时候起,这些本就应该做到的事情变成了奢求,当我们把“真的,不跑路”印在报纸的头版上,大声为“真的P2P”疾呼的时候,我的内心亦涌起深深的悲哀。

在发出正名宣言之前,和保持缄默的同行一样,我们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和忐忑。站出来意味着你被摆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哪怕是最最微小的毛病也会暴露出来。中国的P2P目前一无牌照、二无标准,谁都可以对你指指点点。

而不站出来,改头换面或者去P2P化,做个综合理财平台与P2P断舍离,是最容易,也是大部分同行正在做的事。我们何苦要坚守呢?

但在整个行业抬不起头的时候,独善其身并不足取。即使现在点融网有着让人羡慕的现金流,可以度过人们眼中的互金寒冬,我们并不愿简单地与P2P切割,更不愿看着这样一个好的模式被污名化,我们坚信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我们不想再沉默了。作为一家被监管层、被用户关爱着成长到现在规模的P2P平台,我们有义务站出来,为这个行业说几句话,发出一点声音。

声量也许微弱,但你不担当,谁替你抵挡?

“看到了(正名宣言)觉得好感动!原来投资点融总有点像是找了个小三,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你怎么敢啊?现在我可以堂堂正正告诉他们,我敢!”这是我们点融网的官微在5月16日发布出正名宣言后,第一条的评论留言,这个投资人的心声已经获得了350多个赞。

如果今天,我们的不沉默,换来您的不委屈,那么一切也都值得了。

话题:



0

推荐

郭宇航

郭宇航

5篇文章 7年前更新

点融网创始人、联合CEO。2012年,邀请全球最大网络借贷平台Lending Club共同创始人、前技术总裁苏海德来到中国,共同创立点融网。创立点融网之前,是沪上知名的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合伙人。律师从业经验10余年,曾为西门子、谷歌、微软等知名跨国互联网公司代理知识产权事务,并为多家风险投资基金担任法律顾问,对互联网、金融与法律均有深刻理解。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著有《互联网金融理论、实践与监管》一书。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5篇